您好,欢迎来到云企聚![服务商申请]关于我们首页

首页 > 商业资讯 > 是芯片专家,商界精英,还是坑害投资者的大骗子?

是芯片专家,商界精英,还是坑害投资者的大骗子?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5-17

随着电子设备操控性的提升和电子科技的发展,触摸屏技术在手机、平板电脑、PMP、导航仪等电子设备中已获得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诸多涉及教育、会议系统的大屏项目还被国家大力推广,电容屏触控芯片市场也因此被普遍看好。

市场虽好,门槛却高。十年前,由于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着较大差距,部分国内相关企业投资人开始尝试通过股份合资、技术引进等手段,来获取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Pixcir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成立后的短短数年内,凭借着政府政策的鼎力支持、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和积极的市场开拓,这家公司接连获得百余项授权研发专利,其产品行销海内外,年销售额一度达4000多万,成为业内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

可惜,伴随技术和市场而来的除了滚滚商机,亦不乏钻营取巧、坑蒙拐骗之辈。其中就有这么一个人,险些让苏州瀚瑞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远道而来,履历“丰富”的CEO

一切要从苏州瀚瑞成立之初说起。在芯片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以芯片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为主的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Pixcir2007年成立,并于2008221日落户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其注册资本为3371万。除了持股比例位居前列的深圳瀚泓、无锡高新、深创投等公司机构外,有一个名字也出现在了公司大股东的名单内,并且这个人还被选为苏州瀚瑞CEO——他就是后来声名狼藉的瑞士籍台湾人洪锦维。

说起这位洪锦维,其履历可谓“丰富”。洪锦维自称从1989年起就在瑞士飞利浦担任资深芯片设计项目主持人”。或许是觉得此人在瑞士当地有丰富的“研发人脉”,意在拓展欧洲业务的台湾义隆集团对他礼待有加,并于2000年至2002年期间授意其设立了“专注芯片研发”的天钰欧洲公司,后又于2004成立义隆欧洲公司,洪锦维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当时天钰的负责人及义隆瑞士分公司的总经理。在外界看来,这本该成为一段“请贤任能”的美谈佳话,义隆欧洲在洪锦维的领导下也定能“大展宏图”。可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该拓展计划2年后即告失败,义隆不仅被迫于2006年底关闭瑞士分公司,后来还选择了与洪锦维对簿公堂!这又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来看看双方对簿公堂的具体缘由:根据2010台湾新竹地方法院的记录,义隆方面控诉洪锦维在任职期间涉嫌“背信”及“资产侵占”——他非但没有及时归还公司相关的财务资料,还将大量资金从义隆瑞士分公司转至与其私人利益关系密切的天钰欧洲公司名下。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义隆的角度来看,他们显然认为洪锦维对义隆瑞士分公司的倒闭还负有其他不可推卸的责任。据悉,洪锦维在义隆瑞士分公司算得上“只手遮天”,不知有多少公司资产被他以“老鼠搬仓”、“移花接木”等套路给侵占了。可惜受司法管辖权等因素制约,义隆发现自己在维权道路上委实有心无力,最终只能“偃旗息鼓”。

另一方面,义隆瑞士分公司虽已倒闭,但中饱私囊的洪锦维却没有就此退隐江湖。实际上,他此时手握天钰及原义隆欧洲研发机构的资源,正准备雄心勃勃地“大干一场”。可芯片研发是个需要烧钱的行当,洪老板的“创业梦想”同样急需大量资金来支持。于是在2007来到中国大陆,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空手套白狼”的圈钱伎俩,骗取了深圳瀚泓公司的信任,随后瀚泓与第三方合作成立了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Pixcir。当时洪锦维向部分股东借贷了千余万巨款,并以个人名义作为外资入股苏州瀚瑞。不过,对这笔巨款的来源,他却讳莫如深。我们只知道,时至今日依然有债权人在这方面对其追诉不止。


“欣欣向荣”到“举步维艰”

对于苏州瀚瑞来说,倒也真是遇上了难得的发展良机。由于苏州高新区政府当时正准备大力建设科技城,因此在政策方面给予了苏州瀚瑞以多项优惠措施和补贴,再加上广阔的市场需求及股东们充足的资金投入,苏州瀚瑞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最终成功打入电容屏触控芯片市场,在获得海量产品订单的同时,也赢得了全球一线厂商的肯定。从2009年起至2012年,苏州瀚瑞每一年的营业收入都在2000万元以上,其中2010年更是达到峰值记录的4445万元!

那么,面对着这一片大好的市场前景,身为CEO的洪锦维又在做什么呢?在就任之初,洪锦维曾向股东们激情澎湃地描绘过一个美好蓝图。说实话,苏州瀚瑞待他可谓不薄,在经营权方面给了他极大的自由度。洪大CEO则趁机给自己设定了高达150万左右的平均年薪(外加每月8000元的特别补贴款),且相关发放程序从未交由董事会审批,并在5年里违规报销了高达120多万的差旅费、业务费、按摩费……不止如此,洪锦维还给自己配置了多达8人的“助理团队”,这些“特别助理”们的工资开销也全由他一人说了算。当然,要是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企业利润又丰厚可观,洪大CEO倒也理应获得与功劳相符的薪资回报,可事实的真相又如何呢?

实际情况是,经过了洪锦维长达五年的“苦心经营”,苏州瀚瑞的经营状况从2011年开始每况愈下,在行业整体形势良好(同行业公司年收入复合增值率为13.7%)、政府扶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却遭遇连年亏损!特别是在2012-2013年期间,每年的亏损额均高达2000万以上!截止20131231日,公司当年的账面亏损额已达3347万元,占苏州瀚瑞注册资本的99.28%,不仅现金流濒临崩溃,企业也几乎到了破产边缘……

看到此处,我们不禁奇怪,身为CEO的洪锦维到底是怎样把一手好牌“打烂”的?经翻阅多方资料及苏州瀚瑞的审计报告,人们不难发现其中缘由。


“打烂”的一手好牌

首先在2009年,洪锦维以胞弟洪锦魁的名义成立台湾瀚瑞,并假冒苏州瀚瑞关联公司;后又成立香港Eurmicros GMBH公司,由其自任董事会主席且直接管控。洪锦维毫不顾忌董事会明文规定的“非关联公司重大业务往来必须经董事会同意”等章程,以7折的低价向两家公司虚假销售了500多万颗芯片,其市值高达人民币3200多万。而苏州瀚瑞实际收到的货款是多少呢?只有区区250多万美金……即使按照7折价来算,这两家公司仍欠苏州瀚瑞130多万美金的货款。为了掩人耳目,洪锦维在港台和境外以离岸公司的形式将大量不法所得进行转账操作,随后又悄悄把台湾瀚瑞给注销了。至于这些流入台湾瀚瑞和香港Eurmicros GMBH公司的芯片最后去向何处,不法所得又落入谁的腰包,自然不言而喻。

到了2013年,洪锦维又煞费苦心地想出了“捞钱”的新花样。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在苏州瀚瑞与其客户Granite International Limited(均利国际有限公司)以及宁波长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三方交易中,用偷梁换柱等手段骗取141万美金货款,后汇入其担任董事长且实际控制的瑞士Eurmicros GMBH公司(其中37.5万瑞士法郎被转至洪锦维个人账户),借此进一步侵占苏州瀚瑞的资产,同时导致苏州瀚瑞与多家客户产生经济纠纷,因频繁被诉而难以自拔。

除了这些明目张胆侵占公司利益的行为,洪锦维在执掌苏州瀚瑞CEO职位的5年时间里,还造成了多起重大资产采购与处置失误,并恶意拖欠供应商和用户款项(截止20138月共欠款达2000多万元),给苏州瀚瑞带来沉重负担。甚至连理应交付科技城管委会的150万元办公场地租金、12万多元的航空代理机票款和员工3个月的薪资,他都久拖不付。但由于洪锦维城府极深,许多人还是被其炉火纯青的演技所蒙蔽。


天价研发费用背后的“专利风波”

平心而论,洪锦维在CEO任上有没有功劳?多少还算是有的。他具备一定的掮客资本,所带来的欧洲芯片研发团队(瑞士瑞芯IC设计公司)也的确为苏州瀚瑞做出了芯片研发方面的贡献,但这一切本应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协议基础之上。根据双方所签订的委托设计合同及董事会决议显示,苏州瀚瑞出资委托欧洲研发团队开发触控芯片,其所有技术成果归苏州瀚瑞享有,洪锦维有责任和义务逐步将欧洲研发团队在法律意义上纳入苏州瀚瑞的管理之下。在公司成立后,苏州瀚瑞董事长金树兴个人曾向欧洲研发团队预支了56个月的薪水和保险。而在2007年至2013年期间,苏州瀚瑞共累计支付研发费达9000多万,并换得百余项授权研发专利。

可让人料想不到的是,“官司”在不久后却找上门来——控诉方正是与洪锦维“恩怨未了”的台湾义隆!除了前面提到的针对洪锦维本人的“背信”及“侵占”罪行控诉外,台湾义隆还以侵犯触控芯片技术专利为由,在北美及大陆将苏州瀚瑞告上法庭。虽然后来这几起案件均以台湾义隆方面的撤诉而告终,但依旧产生了一笔不菲的律师费用(合计约82.4万美元外加37.1万人民币)。根据洪锦维在2009817日签署给股东的“技术承诺书”显示,他本应“使公司(苏州瀚瑞)在使用相关触控芯片技术专利时不受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约束,并由洪锦维本人承担一切因知识产权纠纷而引发的费用支出”。也就是说,这笔巨额的律师费用只能算到洪锦维一个人的头上。可问题是,我们的洪大CEO真的能信守承诺、对此事负责到底吗?


备受质疑的“千人计划人才”

那么,身背官司的洪老板此时在做什么呢?眼看着苏州瀚瑞在自己的经营下资金周转不畅了、公司遭遇困境了、官司缠身了,他却升级成了“千人计划人才”!原来,在2011年到2012年期间,政府共向苏州瀚瑞发放了高达216万多元的财政补贴,其中不乏“千人计划”这样的特殊补贴款,而身为技术掮客的洪锦维,既非触控芯片硬件设计人,也非核心专利原始申请人,本无权擅自处置上述补贴款。但他却利用自己CEO的职权强行要求公司财务人员将这笔款项划到其个人账户上,在违规私吞补贴款的同时顺带窃取了“千人计划人才”的头衔荣誉。让苏州瀚瑞倍感郁闷的是,补贴款项中的“双创引才”本需申领方按税法上缴额外的所得税,却因洪锦维的拖欠隐瞒,致使税务部门以违反税法为由处罚了苏州瀚瑞。苏州瀚瑞除被迫补交22万多元的所得税款之外,还2011年免抵税额未申报附加税被罚30万,由此产生了纳税不良记录。

当然,欧洲研发团队是自己的仰仗资源,付给他们的钱总得要从别处补上。于是在2013年,洪锦维擅自改变费用支付方式,将苏州瀚瑞的产品以低价销售,来填补公司在研发费用方面的窟窿,这使得公司的经营状况进一步陷入危机。上述违法违规的操作,势必会引人怀疑。面对董事会对此的合理质询,洪锦维无法自圆其说,于是他选择倒打一耙,开始给市政府写信。洪锦维在信中指责股东们“不专业”,过度“干预”了自己这位“千人计划人才”在业务经营方面的自由度,借此来摆脱董事会的监督。


被迫下台,留下一片狼藉

洪锦维这些令人“窒息”的操作,不仅断送了苏州瀚瑞的美好未来,并且使股东、投资人和广大员工遭到了惨重损失,很多勤勉工作的老员工因此难以熬过2013年的严冬,纷纷提出辞呈。

忍无可忍的苏州瀚瑞董事会最终作出决议,将劣迹败露的洪锦维赶下了CEO的职位。而洪锦维对此的反应则是挥挥衣袖,将巨额亏损、巨额律师费等责任抛得一干二净,还顺带窃走了公司核心设计资料和核心算法(即源代码),并解散了欧洲研发团队!最终,他留给苏州瀚瑞股东与投资者的,是满地鸡毛和累累负债,还有与苏州首长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苏州固锝电子有限公司、宁波长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美国尼克松皮博迪律师事务所的四起官司,每起官司的涉案金额均高达数百万元之巨。居统计,洪锦维任职苏州瀚瑞CEO期间,实际共造成苏州瀚瑞33,378,244.02元人民币的损失,其所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和企业信誉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更令人切齿的是,洪锦维离职前后还故意破坏了苏州瀚瑞的产品供应链,原有的优质供应商如芯原厂、封装厂、测试厂等等,都因洪锦维从中作梗,先后选择中止与苏州瀚瑞的合作——这几乎从根本上断绝了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的生机,将公司推入绝境!虽然后来苏州瀚瑞经过艰辛努力,重建了自己的生产研发体系,却也因此白白错过了电容屏触控芯片市场的大好发展机遇。

在洪锦维任职的近六年时间里,到底还有多少无辜者曾被其骗财骗货并蒙受重大损失呢?恐怕我们永远都算不清了。


另起炉灶,赶尽杀绝

虽已被罢免了CEO的职位,但此时洪锦维却还占有着苏州瀚瑞的股份。不久后,急于另起炉灶的他,在未告知苏州瀚瑞其他股东的情况下,又违反公司章程约定,私自向他人转让所持股份,再一次严重侵害了苏州瀚瑞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此外,成立于20121031日的南京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本为苏州瀚瑞的关联公司,在成立之初以洪锦维为法人代表。根据2013516日的苏州瀚瑞董事会决议,南京瀚瑞的所有权益应当由苏州瀚瑞各股东按比例享有。但在洪锦维被罢免苏州瀚瑞的相关职务后,从未履行董事会决议所要求的股权转让事宜,南京瀚瑞所获得的100万元财政补贴款,也未有一分一厘交至苏州瀚瑞手中。洪锦维反倒一直利用自己南京瀚瑞法人代表的身份,靠着这些年从苏州瀚瑞所窃取的不义之财,自行或通过其中间人投资成立了数家关联公司(如沈阳马特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千锂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森罗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工大云技术有限公司、南京智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并将本属苏州瀚瑞的技术资料擅自卖给多家触控芯片厂商,以获取更多利益。至于哪些公司是他独资控股,哪些公司是他的代理人在操盘,这至今都是一笔糊涂账。

洪锦维上述行径的主要目的当然是继续“谋财捞金”,而除此之外,他更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希望苏州瀚瑞能趁早“倒闭”,这样他才能掩盖掉自己不光彩的“黑历史”,以逃避法律制裁。为此,洪锦维不惜采取了多种不正当竞争的手段,非要将苏州瀚瑞“置于死地”。

几年来,洪锦维一方面频繁在业界和客户中散布有关苏州瀚瑞的负面消息,极力抹黑其形象;另一方面又授意自己的关联公司售卖同类芯片产品,借此挤占苏州瀚瑞的市场份额——其中部分售出的芯片更是洪锦维任职CEO期间从苏州瀚瑞处变相侵占而得的赃物,数量约有520多万颗!当这部分芯片卖完后,他又施展手段,将自己包装成台湾矽统科技有限公司(SIS)在大陆的特权代理人,继续通过恶意倾销同类芯片产品来持续打压苏州瀚瑞。由于洪锦维一系公司所售产品的技术大多源自苏州瀚瑞,且在销售时无需均摊研发成本,因此他们可以肆意妄为地采取压价倾销策略,给苏州瀚瑞的生存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出,对台湾义隆及苏州瀚瑞这两位老东家,洪锦维都没有丝毫情面。他采取老鼠搬仓偷梁换柱、金蝉脱壳等套路,不择手段为自己谋取利。其伎俩之狠辣,心机之深沉,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下一个受害者,又会是谁?

时至今日,我们的洪老板又摇身一变,成为了“商界精英”、“知名企业家”以及福建工程学院的特聘教授”,他甚至还花了5000美金,专门给自己买了一个硕士学位来充门面,以免让人看穿自己不学无术的真面目。演戏的至高境界就是演着演着,连自己信了。如今的洪锦维仍旧在芯片和资本市场上“左右逢源”,他顶着“双创人才”、“千人计划人才”等名号,在媒体上大肆谈论芯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话题,俨然一副指点江山的行业领军者姿态。只有你不敢想的,没有他不敢吹的。不知道在洪锦维巧舌如簧的表演之下,又会有多少投资者落入其陷阱,最终付出惨痛代价……

我们只能提醒广大业内人士,请擦亮你们的眼睛,牢牢记住“洪锦维”这个名字,多去了解一下他的所作所为——要知道“江湖险恶,人心难测,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