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云企聚![服务商申请]关于我们首页

首页 > 商业资讯 > 终于来了:有理有据,农机行业知名媒体人7000字长文批判《2018武汉国际农机展:外资的看点与本土的笑点》

终于来了:有理有据,农机行业知名媒体人7000字长文批判《2018武汉国际农机展:外资的看点与本土的笑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12


这几天国内一些行业人屁巅屁巅去意大利看农机展,可对老朱这种出国难的人,脑海里只能继续回荡着武汉农机展的余响。


前些天,农机行业知名媒体农业机械微信号发了篇《2018武汉国际农机展:外资的看点与本土的笑点》的大作,借助国际展这个年度至盛的农机舆论场剧烈发酵,迅速迎合了行业一些对国内企业“恨铁不成钢”的人之口味,在那几天一时刷了屏。也不知道是哪位大仙写的,还署了名“农业机械行业理性分析师”,在老朱看来,如果此文算理性的话,那真是“赤果果(裸裸)”的标榜了。


从此文本身看,这位颇懂操纵舆论的作者以冲突的效果制造了卖点。但以老朱看,无论是观点和论据均失之浅薄、站不住脚。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一是此文作者导向错误,以先入为主的观点判决外企就是好的,国内企业就是不行。你心里想着什么,就会拿这方面的论据来会佐证。所谓就心里有佛,看别人也像佛,就像佛印看苏东坡;反之亦然。《笑点》一文颇似这样。想说国内企业好笑,就尽举些负面的例子或说些负面的语言。


二是此文的基调偏激化甚至极端化。诸如“我们只是在外形尺寸、颜色和商标上的模仿,在技术上的毫无进步”“国内企业,反正,能骗一个骗一个,能卖一台是一台。”此类言辞,通篇都在长他人之志气,灭我企之成就,极尽妄自菲薄之能事,让在下甚至怀疑作者的立场。


你可以说国内企业做得不够好,你愿意讥笑、瞧不起国内企业也自便,但不能否认(大多数)国内企业不努力;你可以大夸特夸外资企业,但也不必去踩国内企业嘛。老朱有同事谈及此文时,也表达了如此观感。


三是此文以形而上学的主观逻辑,错把末流当主流,譬如拿浙江宁波和山东潍坊极少数几家拿不上台面的企业说事,全然否定国内农机工业整体上取得的成就与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的努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如此文举的一个例子就是有企业“把标志做成小鹿与迪尔的绿色”,其实这只是极端的案例,根本不具普遍性,是末流,而这种简单傍名牌之举是国内很多同行都瞧不起的做法,因此并不值得一提再提(前些年就炒过了)。想想这些企业在行业内受到的排斥就可见一斑。我们看问题、观察国内农机行业,要看主流,不能钻牛角尖、以偏盖全,否则就是唯心主义。  


下面就说说在下的观点,就事论事,如有冒犯,还请此文作者多多包涵。



一是国内农机企业不可笑,他们很努力


本届国际展,以约翰迪尔、科乐收(CLAAS)、道依茨法尔、马斯奇奥、久保田、洋马等为代表的多数(对,多数,并不是每家都好)在华外资企业在布展方面均不乏亮点,在下作为媒体人非常欣赏。但你不能因为他们做得好就一味贬低国内企业,更不可因自卑或媚洋心态就忽视甚至刻意抹杀国内企业的努力。


实际上,如果你真冷静地观察,不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的维度看,国内企业也亮点颇多。从前年的国际展开始,老朱就深切地感受到国内企业在往上走的转型升级方面的努力――这也不仅是在下本人的看法,很多制造商和经销商都这么说。


近年来,进入新一轮调整阶段的中国农机企业,包括主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均很努力并取得了卓越成效。以老朱有限的采访经历,无论是制造工艺的改善还是技术的改进,好多企业都不惜下血本,中国一拖、五征(兖州工厂)、雷沃、中联重机、勇猛机械、星光农机、巨明、金大丰、时风等知名企业的生产工艺与装备均算得上是很先进了,现代化的机加工、焊接、涂装设备与技术的采用,大大提升了产品层次;而从技术方面上看,除了一些龙头企业,像久富、圣和、九方泰禾、顺邦、华德、洪珠、星光玉龙、德邦大为、康达、黑森等细分市场的优秀企业在各自主导产品上也不断取得进步,因此对外资企业的冲击力也不断提升,有的甚至对外资企业构成有力威胁。从构成主机的零部件企业看,中良胶带的研发、工艺装备和产品检测手段,连德国同行来了都刮目相看;位于潍坊的谷合传动,除了在硬件与技术方面加强研发,近年来请来了5位日本专家帮助提升现场管理能力,产品不断向中高端迈进,有些型号的传动件产品已经具备替代外资的能力。


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后的十年我们说是国内农机化发展的“黄金十年”,其中发挥主要支撑力量的无疑是国内企业。以水稻收割机为例,江苏沃得一举逼近不可思议的4万台,也是至今水稻机销量唯一超过2万台的企业,居然远远超过了久保田!如果不是产品有亮点、有卖点,相信用户不是傻子,他们一定会用脚而不是用钞票来投票。


从本届国际展来看,国内企业在大马力拖拉机、大型收获机、采棉机、免耕精量播种机、籽粒收获机、茎穗兼收机型、圆捆机、植保机械(包括无人机)、国四排放柴油机、农机精准农业、智能化驾驶等领域均表现出充分的进取心。实际上,近年来,国内农机企业在很多新兴领域不断推出新的机型,就从侧面印证了国内企业在供给侧进行改革、满足市场需求的努力。尽管有些产品还不如人意,但是他们对技术的追求和产品质量的升级是显而易见的。与外资巨头相比,我们是后来者,应给国内企业适度的体谅与耐心。


退一步说,此次展会本土企业即便总揽(原文为“总览)全部笑点也很正常,武汉展本身就是一家还没有足够“国际化色彩”、而基本是国内企业参与的展会,除去在华建厂的企业,真正从外国来参展的“外企”没有几家。能到中国来投资兴业的外企肯定是优秀的企业,不优秀的企业也难入我国市场或来这么一个展会参展。


我们看行业,要看龙头企业、有代表性的企业,不能拿那些三四流甚至末流企业作代表,后者终将被市场的洪流所淘汰,代表不了中国农机的先进生产力。


二是在华外资企业并没有那么成功



国外企业在中国就行吗?如果他们都行、为什么他们做得不够好?实际上,国外农机企业在中国的表现,远不如他们国家的汽车领域的企业。


以全球农机第一巨头约翰迪尔为例,尽管在中国市场躬耕数十年,但至今在中国市场恐怕并不能算成功,据说这两年他们主要靠进口采棉机赚钱。老朱入行的2002年之际,并购佳联后易名的迪尔佳联生产的佳联3060、3070及其他收获机械一年产销四五千台,可如今销量与市占率均已很小了;迪尔并购天拖随后那几年,很多华北地区的农民兄弟去买“铁牛”拖拉机时,对其他品牌看都不看一眼,而现在,迪尔拖拉机尽管仍然很牛、仍是一些国内企业对标的产品,但近年来潍坊、洛阳等地的大中拖企业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也是事实;迪尔宁波工厂在并购后销量一度达到四五万台的高峰,而现在可能就几千台;迪尔在华水稻收割机研发了八年,最终的命运是项目中止;4行玉米机在东北市场曾经一度洛阳纸贵,可后来被勇猛等玉米机企业反超甚至可以说完胜。从市场分布看,迪尔的优势已经基本收缩到两北市场,而十多年前其在中原市场、华北市场均占有极大优势。处于全球农机榜眼位置的凯斯纽荷兰,旗下的上海纽荷兰在华合资十多年后破产清算。另外以并购见长的爱科集团,目前在中国的发展亮点寥寥,特别是其兖州基地目前看很不成功。


从目前看,真正让国内农机行业推崇与叫好的企业恐怕只有久保田。但久保田真正胜在其领先的制造技术上产生的产品可靠性。同时,久保田的一个厉害之处还在于对中国市场的吃透和对政策的谙熟利用,譬如收获机不死守一片叫好的PRQ688,产品跟着补贴政策和需求同步向大型化升级至988,拖拉机由70马力升级至本届展会上展出的150马力7151机型,产品型谱也向全程全面农机化推进。此外,同属日本的洋马和意大利道依茨法尔由于重用中国团队和发挥自身优势,目前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当然,说迪尔等在华外资企业的问题并不是想说他们不优秀,前期在华发展遇障或在于外方对中国发展战略的偏差,当前迪尔中国毫无疑问仍是行业的佼佼者,在很多方面仍是国内企业学习的标杆。这次在国际展上他们无论展出的8550大型青贮机、W100、C440籽粒收获机和F441大型圆捆机等产品及布展创意都非常让惊艳,特别是迪尔中国近几年在刘镜辉、李立凤等中国高层的带领下,正呈现复兴的迹象。


要说国内企业生产的品牌较多,也需要辩证地看待。与德国、意大利这些农机大国的企业不同,这些国家典型的特点是国内市场小,因此这些企业只能走专业化之路,并依靠专业化的优势向国外扩张,其国内市场很难养活这些企业。中国地域辽阔、农艺复杂、作物众多,注定了中国会产生、也更需要更多农机企业与品类。


《笑点》一文还说“收获机械,似乎我们的本土企业,只会在喂入量上做文章,或者就是剑走偏锋,玉米机做坏了,去干青饲机;土豆机做坏了,去干药草机。反正,能骗一个骗一个,能卖一台是一台。”以在下观之,在喂入量上做文章并没有错啊,这是跟随国家政策引导做出的调整、是适应用户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在华外资企业哪家不这样?包括《笑点》一文举的科乐收在华推出的D370的例子。同时,具体到企业经营本身就有一定的试错成分,天才企业家毕竟是少数,根据企业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调整产品与产业结构,何错之有?而且,现在国家提倡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身就是对后进市场和薄弱环节进行的主动应变。就跟人一样,在某一单位表现不出色,换一个岗位或单位,可能就如鱼得水了。


外国人并不比中国人聪明。他们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们提前进入了农机制造的现代化。脱离国情、历史与现实的指责无异于“耍流氓”。


 

三是技术发展需与市场(发展阶段)相结合


从技术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再好的农机技术与产品,现阶段的中国农民如买不起、用不起,也是白搭。这也是为什么外企在中国市场卖不过国内企业、或者他们的高端产品“曲高和寡”的重要原因。好技术是要花钱的。谁不想进入“高端俱乐部”?可是做高端产品,需要高端供应链、高端销售渠道和高端用户来支撑。农机工业作为实体制造行业,其供应链还需要基础原材料工业来支撑,这又不仅仅是农机行业的问题。空谈高端,没有任何意义。


不与市场结合的好,那是一种“伪好”。国内农机企业千万不能被某些论调乱了方向,不可空去追求高大上,不然你就会成为先烈。先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现实中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苛责国内企业这不行那不行,我只能说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西方现代农机工业已经走过了上百年的漫长发展之路,而我们真正算起来也就三四十年。西方跨国农机巨头在中国投放的很多产品技术,其边际研发成本已经高度摊薄趋近于零,而国内农机企业真正发展也就近一二十年的事,现阶段如果投入巨大的研发成本去与外企巨头竞争,无异于以卵击石,我们还出不了农机行业的“华为”。



 四是逆向模仿式产品开发并不全是错,国外企业也一样


再谈模仿。不错,由于技术底子薄,目前很多国内企业在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在模仿外资或其他同行的优秀产品,毕竟能有几家企业有实力去国外直接收购技术或企业?这方面,不必苛求国内企业,很多老外在发展过程中也一样。


对于这一点,国际展期间在星光玉龙举办的秸秆综合利用论坛上,其副总经理范玮举的一个例子就让老朱深受启发,用在此处感觉很熨帖。


在谈到目前的打捆机行业时范玮以“自省与自信”为题进行了阐述。她说:“我们首先自省技术问题。技术力量单薄,是所有民族农机工业的通病。今年打捆机火得一塌糊涂,农机行业的很多产品扩大了几倍甚至十几倍,但是技术上几乎还处于模仿+改进的阶段。我们得正视,也得承认,模仿是最快的学习方法。当然,模仿很丢人,但也并不丢人,这是历史进程的必然阶段,我们是难以逾越的。我们来看,二战后的日本,大量的工厂在空袭中被毁,日本工业萎缩,经济萧条,举步维艰。要如何在贫瘠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呢?就是从模仿开始的。日本跟随在美国后面,对电脑、消费品、通讯产品,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日本技术人员除了书面学习以外,还从美国购入实物产品,进行拆解,彻底研究每个部件。他们起了一个很有科学性的名字“逆向工程”。其实跟我们现在的“山寨”是一个意思。当年“madeinJapan”被多个国家批评,逐渐日本就开始意识到“要令本国产业和生活向前发展,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日本开始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研发自己的产品,终于由模仿者变成了领跑者,一雪前耻。这点值得我们深思。”


范玮认为,我国目前的制造业状况跟当年的日本有惊人的相似。前段时间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指责中国“盗窃美国的知识产权和就业机会”,美、日、欧盟联合起来给我国施加压力和挑战。习近平主席9月底视察东北时说,“国际上,先进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不是坏事,中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国内农机行业稍微清醒一点的人士都会明白目前我们的短板所在与努力的方向。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后来居上,一条重要的指导原则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亦即走所谓集成创新之路。如何集成?就是利用别人的优秀先进的成果。这一点上,国内农机企业丝毫无需感到羞赧。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笑点》作者非常推崇的某日资企业的玉米收获机也是从模仿国内华北一家企业产品开始的,其在中国的员工就参与了这个过程,这在国内农机行业是“公认的秘密”。在日本,该企业并没有玉米收获机产品技术平台。单纯从产品本身看,这款“模仿”产品青出蓝而胜于蓝,但是由于其大量采用日本进口的零部件,导致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即便达到上千台的销量仍然入不敷出,因此亦导致其投放市场的过程受阻,产品叫好不叫座。这也再次证实了好技术、好产品是需要花钱的观点。


五、不要一味对国内企业横加指责

说到这,对于我们的主管部门和媒体人来说,也要注意到国内企业的努力,千万不要一味横加指责国内企业不行、不努力,一副官老爷作派。很多行业管理者若去干企业,十有八九是干不过目前国内农机企业领导们的。


同时,我们主管部门的领导也要注意:中国的农机化事业需要国内企业来武装。这也是老朱一贯的观点。过去发展农机化主要靠的是国内企业,今后也如是。现在上面倡导全程与全面机械化、倡导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为那些农机化发展薄弱环节、薄弱领域提供产品,更需要国内企业。如果产生不了规模效应,国外企业是绝对不会在你中国搞产品开发的。他们所做的,是把在国外已经成熟甚至已经过时了的技术予以流布并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最先进的产品及技术,他们无论从哪一方面考虑都是不会同步投放到中国市场的,公认最先进的德国芬特拖拉机至今在国内难觅一面。


正如某日资企业生产的玉米收获机质量好、售价高,可是成本也比国内企业高很多,即便农民愿意买,企业还不愿供应,因为多卖一台他亏得越多。国外企业,来中国不是来当雷锋的,首先是要赚钱的。一个人可以成为伟大的白求恩,但一家企业这样下去迟早玩完。就像这家日资企业,不赚钱,他们就会减少市场投放量。今后我们自己的企业强大了走出去,也是一样道理。老朱过去干报纸时,北京地区曾有几家火暴的都市报,达到一定的发行量就不印了,因为印得越多亏得越多、报社承受不了。


试想,我国玉米机收事业,如果不是国内企业的努力,那是不可想象的。东北市场没有勇猛、迪马、牧神,黄淮海区域没有雷沃、巨明、博远、金大丰、国丰和此前的金亿,丘陵山区没有金达威、巨明等企业,中国的玉米收获机械化肯定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另以甘蔗机械化为例,以约翰迪尔和凯斯技术之盛,并没有让中国的甘蔗收获机械化事业发生质的变化,今后要想发生质的改观,恐怕还是得靠中联重科、洛阳辰汉和柳工等一批国内企业的努力。今后,棉花、马铃薯等作物的机械化同样主要靠国内企业。


我们还有些行业人士鼓吹要对外资进口产品全面放开,从某些外界施加的压力角度看可能需要,但总体上看,老朱是不太赞成的(虽然现在已经全面放开了)。所谓的老百姓需要,也只是少之又少的老百姓(更多的大概是那些弄虚作假的合作社)需要,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即便补贴也是买不起的。真要补,也要选取那些目前国内企业还没能力生产、国内消费者和地区发展又急需(如环保型的畜禽粪便处理机械)的少数品种来尝试一下。


外企产品好则好矣,可是卖不了几台,对中国农机化事业发展作用有限。外资农机产品的价格中国农机化支撑不起。当前,若大规模靠外资产品支撑中国农机化,那我们农机化的发展成本太高。更严重的是,我们要防中国农机工业陷入“拉美化陷阱”。可以想见,如果对外资产品大规模放开补贴,国内农机企业将陷入灾难性后果。对于消费者,谁不想要好东西?而政策制订者,需要从顶层设计方面全面考虑、以政策引导产业和事业良性发展。


正常的产业发展形态应该是以中端产品为主、高中低呈现橄榄形的分布状态,如同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一样,中产阶段要占多数、成为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从农机行业来说,我们的技术和企业以中端(与目前发展阶段相适应)为主,所谓存在即合理,目前的产业形态就是基本符合中国当前农机化发展模式的,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不能一吃吃个胖子。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行业集中度上升、产品向高端升级,这是需要一定时间窗的产业发展规律。而且,中国市场太大太复杂,还不能简单地拿国外的经验来套中国(农机化和农机行业)。从表面上看,中国市场企业一定会更多更散,这并不代表中国农机产业不理性。


特别要指出的是,当前农机行业遇到的问题并不简单在于农机行业本身,而是掣肘于农业和实体制造遭遇的系统性的问题(有时间再就此问题另写一篇)。


如上所述,把中国农机化事业寄托在外国企业产品上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在农机补贴政策上在下建议要挡住压力坚持一条:在中国建厂!此处请在外资企业从业的中国员工对此建议莫生气--商业没有国界,但商人有自己的祖国。


当然,此处绝不是排斥国外企业,在下不是民粹主义者。国外农机企业的重要意义,就是在中国起到技术引领示范作用并发挥对国内企业的“鲶鱼效应”,同时对我国企业尚没有能力提供产品的领域带来可资学习借鉴的产品。在下对在华做出贡献的一干外资企业非常敬佩,他们的中大多数在华安分守己、合规经营、解决就业,为促进国内农机产业的发展了做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我们的国内企业靠销售策略和服务策略与外资企业竞争,而目前已经进入品质竞争时代,下一步将进入技术的竞争。国内企业是非常明白这个道理的。我们搞媒体的人,需要谦虚地跟身在其中的人学习,而不可自以为是、指点江山。这篇拙作也算想给国内企业正一下名,但是,并不代表我对其中一些企业的一些负面作法予以肯定与鼓励,该改的,一定要尽快改、努力改。


最后,《笑点》一文还引述了农业机械于帅社长的话“如果你不喜欢农业、也没有坚守农业的情怀,请你离开这个行业,不要捣乱,也不要陷入泥潭,这是对行业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于社长的话我颇为认同,不过我想告诉这位作者的是,商业的本质不是情怀,而是满足用户需求。空有情怀是没有用的,对行业和企业负责的前提是先保证自己活着。对于我们的农机企业家来说,既要有理想(情怀),在实际运营中却不能理想化(情绪化)。正如这位作者崇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你能说他们首先不是为了商业利益而是为了所谓的情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