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机器换人”换血农业 开辟“大农机”发展格局
| ||
2016浙江农业博览会上展出的现代农机设备 可远程遥控的自走式喷雾剂、一次收获数十个包心菜的收获机、使农具保持水平的拖拉机动态平衡系统……在刚刚结束的2016浙江农业博览会上,以“农业+机械化”为主题的现代农业装备展示区尤为引人注目。 作为沿海的“经济大省”,农业从来不是浙江GDP占比中的主角,但在浙江经济增长向创新和服务驱动转型之际,其农业并没有在这场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被边缘化,反而走出了一条“机器换人”换血传统农业发展路子。 今年10月,经农业部批准,浙江将创建全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省,大力推进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全程机械化,以及协调推进养殖业机械化。 “机器换人是推动浙江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蔡元杰表示,根据计划,到2020年,浙江将建成一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以及机械化、设施化、智能化程度突出的示范基地,逐步开辟“大农机”的发展格局。 因地制宜谋发展 助传统农业焕新生 浙江囿于“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形因素,山丘广布、耕地碎片化,农业机械似乎难以施展拳脚,但另一方面,浙江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非常需要机械化提升产能。 为了解决“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矛盾,浙江因地制宜,不同地形,不同产业,施展不同的策略。 在绍兴水稻种植区,种粮大户金银燕承包的3100亩田地,从耕地、插秧、施肥到收割、烘干,一条链全部由5台拖拉机、13台插秧机、3台收割机、18台烘干机完成。 “如果不靠机器,这么多的田,几百个人都管不过来。”金银燕告诉记者,他的地从8年前的260亩地扩展了3100亩,但人工仍不到20人,这正是农业机械高效率的硕果。 当下,农业的机械化已成为稳定浙江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适合小块耕地的微耕机、轻便的小型采茶机、山地轨道运输车……这些先进的农机设备正在浙江广大山区发挥大用处。 浙江省农科院柑橘研究所的所长陈国庆感慨,如果不是山地轨道运输车,山区里的果农不仅要花费高额的人工成本,而且效率也非常低下。据悉,截至2015年底,浙江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73.5%,茶叶的生产主要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设施农业面积以年均20万亩的速度快速增长,目前已达到345万亩。 2016浙江农业博览会上展出的现代农机设备 以点带面巧推广构建新型服务体系 在浙江农业领域“机器换人”高屋建瓴的目标背后,是包括政策探索、体系构建在内的脚踏实地的机械化推广进程。 除了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报废补偿等政策创新外,浙江还从顶层制度设计层面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行大胆改革,率先在全国推行“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做法。 “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机器,都能拿到几百到数万元不等的购机补贴,还有维修、零件的更换等。”金银燕告诉记者,通过政策补贴,他在购置农机时减轻了至少一半的经济负担。 在发展机制方面,浙江省建立了以农业机械共同利用为主要特征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也是全国最早开始探索这一机制的省份之一。 对于社会化服务的作用,东阳田保姆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郭何生深有体会。5年前,由于梅雨连绵,“稻子不收,烂在田里;稻子收了,烂在家里”,因为尚未购置烘干机,他一下亏了好几万。 意识到机械的重要性,郭何生开始联结周边的农户,一起建立了耕、种、收、烘一条龙的农机合作社。目前,浙江已有1000余家这样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和5000余个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 “这正是社会化服务的主体,也是‘机器换人’的落脚点。”浙江省农机局局长王建伟介绍,通过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服务中心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让农机走进更多农户家中。 “农二代”投身机械浪潮 绘现代农业新蓝图 如今,“三弯腰”的传统农业时代已经渐行渐远,在浙江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上,驾着农机的“农二代”身影也越来越多。 “这些年轻人跟老一辈比,对新兴事物接受度高,更善于使用新型农机。”浙江农民大学教学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振华这样感慨。 90后“农二代”的郭梦婷是浙江农民大学的学生之一。在水稻收割的季节,她不仅负责合作社机器的调度,还能熟练维修烘干机。现在她正在思考粮食产业链的深加工,除了刚刚引进大米加工的流水线,还准备生产粉干、年糕。 吸引“农二代”放弃都市生活回归田园的,正是农业机械化的大好前景。 “现在生产条件改善了,劳动强度下降了,再也不像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蔡元杰认为,现在的农业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他们能获得就业、创业的机会,而农业销售模式的创新、产品质量的提高,正需要这些有知识、有闯劲,有想法的“农二代”回归,这是一个互赢的过程。 “我相信未来的农业会更有奔头。”对于浙江农业机械化的未来,郭梦婷信心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