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高端科技成果:竞落寻常百姓家
航天育种、条形码、特效座椅……从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实施至今,20年来,在保障完成国防装备科研生产和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科技任务的同时,航天技术正逐渐走下“神坛”,辐射到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生物技术、精密制造等诸多民用领域。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运用到国民经济领域,民用航天产值已占航天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航天技术正在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北斗导航芯片到手机芯片——全方位为民服务
北斗导航芯片、便携式应急电源、汽车减震设备、工业机器人……近年来,按照“军民融合、寓军于民、协调发展”的思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不断加快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步伐,用自身深厚的航天技术积淀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在石油、电力、环境保护、服务百姓生活等众多国民经济建设领域中,提供了多种关键性的产品和技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研制的光纤电流、电压互感器就是航天技术服务民生的一个缩影。
电流、电压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作用是准确测量高压、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的电流、电压,从而为电力系统实现自动控制、继电保护及测控计算等提供最基础的信息来源,它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自动化和安全、可靠运行。然而随着我国电力需求不断增大,电压等级逐渐升高,传统的电磁式电流、电压互感器变得体积越来越大,造价越来越高,并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会导致测量不准,乃至发生爆炸等严重问题,给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凭借自身独有的航天技术优势,独立开发、研制出了全光纤电流、电压互感器,成功解决了困扰我国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多年的技术难题,彻底解决了传统互感器介入式测量、过磁饱和、维护性差等问题。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属国内首创,标志着我国在电网一次端电流、电压等电学参量测量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上质的飞跃,并跻身于国际电网前沿。全光纤电流、电压互感器采用磁光效应和电光效应代替传统测量装置的电磁感应原理。它具有传统互感器无法比拟的优势,真实再现电网的实时电流电压等电学参量信息,产品具有绿色、环保、无爆炸隐患等优点,对发展我国电网的稳定实时控制技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截至目前,九院生产的全光纤电流、电压互感器已经成功应用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工程、无锡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首批启动的物联网感知电力项目,220千伏西泾智能化变电站等项目,并获得了德国西门子等国际知名厂家的青睐,实现向发达国家的出口。
“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带动性,它离不开各行各业的支持;反过来,航天科技的进步又可以服务于国民经济,而且它本身也是国民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一院总工程师李廷林解释说,发展航天科技必须具备雄厚的工业基础,这就间接带动了电子、材料、制造等多个行业的工艺创新和产业提升,形成了巨大的拉动和辐射效应。另外,航天产业的特殊性使其与民用产业密不可分。因为用于航天的设备或技术往往是“高精尖”的,以电子元器件为例,它在满足航天需要的同时,更被广泛应用于手机芯片等领域。“航天科技的发展与民用产业不是互相矛盾,而是互惠互利的双赢模式。”
从神舟飞船到气垫船——立足发展核心技术
“十二五”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战略目标之一就是推进航天技术转化,立足核心技术,壮大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按照集团部署,十一院作为国际先进的综合性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在解决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各种运载火箭等在内的气动力和气动热问题,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以找准市场定位为切入口,走上了一条以气动技术为核心,重点发展无人机、环保、传感器及测控技术的产业发展之路。
享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盛誉的气动脱硫技术便是该院利用自身优势与环保市场对接的一项重要科技成果。
“对于烟气治理,无论脱硫还是脱硝,其核心技术无非就是掺混和分离的问题,即吸收液和烟气掺混完全后,把干净的气体和生成的东西分离开来,这是经典的流体力学问题。以往航天人一直将空气动力和流体力学用在研发导弹和飞机上,现在则用在了脱硫脱硝上。”十一院副院长朱鹏程说,这项技术脱硫效率高、除尘效率好、占地面积小、耗能低、运行可靠、操作维护简便。主要应用于火电行业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业企业自备电站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石化行业催化裂化装置脱硫等领域。目前,十一院已经完成和在建脱硫项目遍布大江南北,牢牢占据了国内脱硫工程的主流市场。
在环保领域,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项目已打开市场,赢得“开门红”外,在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十一院也充分利用气动技术优势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例如,基于航天气动热理论、技术与设备能力开发的等离子加热技术成套设备、气动雾化加热技术成套设备、炉窑燃烧系统的CFD计算机模拟技术,都是十一院的重要军转民技术成果。这些设备(技术)顺应世界发展与资源节约的趋势,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产业政策,可广泛应用于固废处理(国内首创)、太阳能多晶硅提纯电力等行业。
“以气动技术为核心优势,我们在民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十一院党委书记郭京朝介绍说,船舶领域的全垫升气垫船,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金奖;航空领域的特种飞行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技术优势;传感器的研制、开发技术也已经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
如今,该院以空气动力为核心的四大产业均处于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收入规模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递增。2011年,无人机、环保、传感器及测控系统三大业务年收入合计约6亿元,其中环保产业创收2.89亿元,传感器创收1.2亿元,无人机创收2亿元。谈起未来的发展前景,郭京朝信心十足,“如果说‘十一五’期间,十一院已经实现了从翻过‘一页’到翻过‘一章’的历史新跨越,那么到‘十二五’,我们将实现从翻过‘一章’到翻过‘一卷’的历史新跨越。”
从进军外空到勘测地球资源——坚定探索脚步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标志性工程,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族未来。对人类来讲,这也是探索未知、拓展生存空间的需要。”李廷林表示,现在很多国家面临着不可再生能源枯竭的紧急形势,如何利用外星丰富的矿物资源是当前的重要命题。比如美国“好奇号”成功着陆火星,这不仅为美国探索外空的生命奥秘打开了又一扇大门,也为人类将来远征太阳系以外宇宙奠定了基础。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寻找宇宙中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存在,更关系到人类将来能否在其他星球找到生存空间的大问题。
李廷林介绍说,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一是载人天地往返,二是航天员空间出舱,三是交会对接技术。“下一步,预计2020年我国将建立空间实验室。明年将发射‘嫦娥三号’,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
“与应用卫星可以直接看得到的成果不同,载人航天工程有许多可能和未来相关的应用。”李廷林说,以空间站的建立为例,由于外空微重力的特性,很多在地球上无法进行的科学实验能够在外空顺利开展。太空育种、半导体等就是最好的说明。此外,空间站还有许多其他用途,比如医学和生物研究、地球资源勘测等等。
一百多年前限于技术和经济条件,我们没能力向外空进军,现在我们具备了这种实力。未来可能还有很多未知的能够应用的资源,而第一步就是大胆地探测和了解。近年来,在积极探索未知宇宙的同时,航天技术的寓军于民应用也在蓬勃发展。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已经成立了专门的航天技术应用部,主要负责将航天技术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渗透,推动航天技术向民用发展。
(本文章摘自11月27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