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阁:践行黄金为民,砥砺黄金品质,树立黄金形象
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黄金”)在改革发展的历程树立“黄金为民”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黄金领域的具体体现和无限延伸,是中国黄金事业发展的根本宗旨和目标方向,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实现途径。
结合中国黄金的实际,倡导和践行“黄金为民”,就是要建立国家黄金战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大力倡导藏金于民,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加强黄金市场研究,引导人们理性投资。
多年来,中国黄金坚持“为民”主线,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履行央企政治、经济、社会和党建四大责任,服务人民群众,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致富一方百姓,在建设国际一流矿业公司,推进科学发展中筑牢“黄金为民”理念的根基,充分发挥其理念的精神力量。
积极增加黄金储备,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一个国家的强盛和货币国际化紧密相连。黄金是终极货币,是货币背后最重要的价值体现——“货币锚”,具有无与伦比的避险和防通胀功能。美元、欧元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两大国际货币,相当程度上是因为有巨额黄金储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或区域化是必然趋势。要使人民币国际化或区域化,除了强大的经济总量、外贸总量外,合理的黄金储备是重要参数。
虽然在2001年和2003年,我国曾两次增加黄金储备,即从394吨调整到500吨和600吨,但这个过程显得保守和缓慢。此后我国的黄金储备虽然又增加了454吨,但绝大部分是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刺激下匆忙购买的,此时的国际黄金价格已经上涨。由此可见,中国的黄金储备需要增强前瞻规划和战略远见。
因此,我国需要清晰而坚定的黄金储备战略,以长远规划持续增加黄金储备规模,逐步成为一个与自身经济实力相称的黄金储备大国,而不受短期黄金价格波动的干扰。不仅如此,还应通过灵巧的政策手腕,逐步增强黄金市场价格“话语权”。
大力倡导藏金于民 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在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是亚洲四小龙中受创最重的国家。但韩国人响应政府的号召,踊跃捐出自己家里的黄金首饰,有些人几乎倾其所有,200多万韩国人捐出黄金总额高达10亿美元,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渡过了经济危机。
这个生动的事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藏金于民”的重要性。它是官方黄金储备的有效补充,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方面的作用同样重要。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民间人均拥有黄金不到5克,与全球人均20多克相比差距很大。
因此,集团党委认为,我国制定的国家黄金战略,还应该把增加黄金储备和推行“藏金于民”,即开放民间黄金市场、增加民间黄金持有量联系起来,尽快扭转黄金官方储备和民间储备“双低”的局面。民间黄金储备是官方黄金储备的有效补充,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方面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践行“黄金为民”理念的大型黄金企业,中国黄金开展了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推动藏金于民战略”的“筑堤”工程。自觉着眼于党和国家的战略大局,尽最大努力增加国家黄金资源储备,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在努力生产更多黄金的同时,积极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增加黄金投资品、饰品品种,鼓励民众参与黄金市场,实现“藏金于民”。
作为实施“藏金于民”战略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有近1700家“中国黄金”品牌店,通过实施“惠民利民”工程,开展“比服务、比效能、比规范、比形象”等主题实践活动,采取“回购”、“代管”、“实时金价”等创新性措施,打造了一批“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微笑服务岗”等创先服务品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十一五”期间,“中国黄金”黄金投资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34%。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低碳发展方向,树立绿色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近年来,中国黄金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索,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孕育形成了新型资源开发观这一具有中国黄金特色的创新战略思维,既是认识的成果又是实践的成果。通过开展“安全环保绿化美化”的创新工程,始终坚持“不在任何地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从事黄金生产”的庄严承诺,提高绿色准入标准,实行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制度,坚持走环保优先、安全优先、节约优先、和谐优先的发展之路。
截至2010年底,中国黄金新建矿山环保投入占总投资比重达5%,超过3%的国家标准,在西藏甲玛、内蒙古乌山两个生态特别脆弱的矿区,环保、绿化投入分别达到了总投资的11%和13%。2010年万元增加能耗比2005年降低34.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分别减少14%和11.5%,均超额完成国家要求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十二五”期间,集团党委围绕“建立世界一流矿业公司”的目标,制定了“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的具体思路、内涵、要求和途径,提高服务其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转方式。转变增长的动力和途径,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管理优化,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其次是转变生产方式,实现规模、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安全、环保的有机统一。二是调结构。黄金是稀缺资源,且往往和铜、钼等有色金属伴生。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集团公司确立“以金为主,多金属发展”的产业定位,加大资源勘探、获取和开发力度,实施重点成矿区带找矿工程,同时延长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大大提高了黄金产业集中度。三是保增长。按照国务院国资委 “四强四优”标准,在资源增储等多个方面全面打造核心竞争力。集团公司以探矿增储、资源并购整合、基地建设、积极稳妥开发境外黄金资源等方式加快推进资源增储;同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在区域内整合资源、多点突破、整体开发,成带连片占有资源。依托在多伦多和香港上市的中金国际,利用海外资本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截至2011年底,集团公司保有资源总量为金1384吨、铜990万吨、钼201万吨,分别位列全国第一、第三、第五位。
履行央企社会责任 努力致富一方百姓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黄金忠实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开展以“亲民、为民、富民“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以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为致富一方百姓做贡献。
中国黄金维护矿山周边环境的稳定,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尤其是在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最大限度地加大投资、吸收当地居民进入企业工作,变“输血“为”造血“。同时,加大对当地职工乃至民众的培训,带动地方经济、维护一方稳定,与企业所在地的广大百姓分享发展成果。
2011年上半年,集团公司西藏华泰龙矿业公司实现产值占西藏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2.8%,占墨竹工卡县的98.4%;上缴税费1亿元,占墨竹工卡县的50%。同时,华泰龙公司通过修桥铺路、捐资助学、兴修水利、走访慰问,竭尽可能为当地群众谋福利;特别是坚持“用工本地化”,把项目运输、绿化等配套业务同当地全体村民建立起股份合作经济体,提高了矿区周边农牧民群众的收入,使农牧民共同致富,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真正打造了民心工程。
内蒙古矿业公司多次派人对周边牧民的养老、医疗、子女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形成了牧民档案,为周边牧民缴纳养老保险,让他们老有所养,没有后顾之忧,并帮助他们解决牧民子女就业问题,先后安置呼伦贝尔市各旗县各类人才139人,占定员总数21%,缓解了驻地的就业压力。
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黄金行业在世界黄金版图上,已经从追随者成长为领军者,并进入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时代赋予的机遇和市场竞争的挑战,中国黄金将继续践行“黄金为民”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积极推进国家黄金战略,带动黄金产业优化升级,开辟科学发展的新境界,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章摘自《紫光阁》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