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云企聚![服务商申请]关于我们首页

首页 > 商业资讯 > 炼就“慧眼”迎神舟——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22所着陆场系统搜救设备研制课题组

炼就“慧眼”迎神舟——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22所着陆场系统搜救设备研制课题组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8-17

        2012年6月29日,经历了多日阴雨天气的内蒙古四子王旗阳光灿烂,一望无际的阿木古郎大草原,天高风清。


  “滴滴滴滴滴滴……”上午9点50分,装备在此地主着陆场空中搜救分队“雄鹰”直升机和地面搜救分队的电子定向仪,几乎同时收到“神九”飞船返回舱发出的急促而清晰的无线电信号。


  雄鹰报告:“发现目标,跟踪正常!”


  雄鹰报告:“返回舱着陆!”


  几分钟后,雄鹰便降落并守护在返回舱周围,地面搜救分队也开始向返回舱落点集结。在广阔大草原上,如此迅速、精准发现目标,抵达落点,创下了中国载人航天着陆场回收的新纪录。


  陆上寻萤:填补我国航天搜救空白


  飞船返回舱着陆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目标并实施救援,对航天员和飞船的安全至关重要。而飞船着陆后,目标已离开测控雷达的视野,因此,必须有新的监测手段。


  1997年,总装备部决心在国内组织精干力量,自主研发“921工程着陆场短波定向仪和短波通信设备”。中国电科22研究所,这个我国专门从事电波特性研究的研究所,进入了决策者的视野。


  1997年4月,“921工程着陆场短波定向仪和短波通信设备”的方案通过论证并签订合同。任务重、时间紧,包括设计、器材采购、加工、调试、试验等诸多环节,均要在13个月的时间内完成,22所的科研工作者感到了承担任务的光荣和压力。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技术团队所有人都放弃了节假日休息,几乎每天加班加点。许多同志带病工作,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终于按时拿出了合格样机,并通过了总装备部作试处组织的鉴定。


  1998年,22所又承担了第二批定向仪和短波通信地面设备的研制生产任务。中国电科人,披荆斩棘,不辱使命。中国人从此有了自己陆上搜救飞船返回舱的“眼睛”。这只明亮的眼睛,从“神一”服役到“神六”,火眼金睛,屡建奇功,为搜救飞船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海捞针:创世界航天搜救新纪录


  海上回收计划是确保飞船安全返回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海上环境的特殊性,使飞船的搜索回收相对于陆上难度更大。


  2001年3月,中国电科22所又承担起了船载电子定向仪的攻关任务。


  关于海上电子定向仪的作用距离,专家的观点分歧很大,主要是能否实现较远距离的准确定向定位,有的专家认为作用距离应该不超过5公里。这成为总装首长关于海上搜救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


  2002年5月9日至25日,总装在海南三亚海域进行了低海况综合试验,以评估海上搜救能力,改进海上搜救计划。本次试验内容包括:返回舱搜索试验、返回舱漂浮能力和打捞试验、航天员在返回舱内生存能力试验。


  检验海上搜救“眼睛”的时刻到了。


  5月17日12时34分,南救508艇在指定位置守护返回舱,装备了22所新研制船载电子定向仪的南救506号,船尾正对返回舱向大海深处驶去。


  当日17时30分,当506号行至142.6公里时,技术总师仔细观察了各项数据的显示情况后,作出结论,此项试验定向仪的最大作用距离142.6公里(合77海里)!


  23时,506号顺利返航。历时10个半小时的试验,证明海上搜救的这只“眼睛”不但不近视,而且其视力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这成为该次海上实验的三大成果之一。


  从此,中国人拥有了自己海上搜救飞船的“眼睛”。


  空中摘星:立世界航天搜救之巅峰


  从神舟一号到六号,我国执行“地面为主,空中为辅”的搜救模式,地面、海上和单兵便携都装备了由22所研制的电子定向仪,空中直升机上曾装备进口的机载定向仪,但由于进口机载定向仪的一些技术和功能不足,难以完全保障任务的完成。


  2008年1月,总装制定了“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的回收搜救方案,下决心研制满足任务需求的国产机载定向仪,并将这一艰巨任务下达给中国电科22所。


  由于受气象、地形地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返回舱着陆的姿态不能像人们设定的那样,直立于地面,往往会发生倾斜或倾倒状态。一旦出现这种状态时,定向仪收到的信号会发生极化变异,如果不采取双极化技术体制,则可能收不到信号或收到很弱的信号,从而给搜索搜救带来困难,延长航天员出舱时间。这是一个难关,也是进口定向仪解决不了的问题。


  尽管论证期间对于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研制过程中实际遇到的技术难题还是大大超出了技术人员的预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研制人员选择了很多个技术方案逐个进行试验,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试验结果与大家的希望依然相差甚远,研制工作好像陷入了一个无法突破的瓶颈,参加试验的人员眉头紧锁,士气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一位在该技术领域内摸爬滚打四十多年,也曾过五关斩六将的老专家事后深为感慨地说:“那是我几十年科研经历中,最难熬的一个阶段。”


  2008年4月,努力和汗水终于得到了回报,机载超短波定向仪的研制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的攻关,中国电科22所突破了双极化接收、小型化天线阵列、机载环境电磁兼容、适合机载环境的结构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出了比进口定向仪功能更为齐全、技术更为先进的机载定向仪,可以确保飞船返回舱落地后在不同姿态下都能被准确定位。


  此后,22所的科研人员又主动请缨,一举拿下了空中搜救指挥平台总成的任务。这个平台的建立,使我国的航天搜救从返回舱再入大气层开始,对目标进行捕捉、分析和落点预报,然后组织搜救人员迅速向返回舱集结,指挥对航天员的救护和对返回舱进行处置,同时肩负与北京指挥中心的通信联络,实现了搜救的组织指挥从地面到空中的转移和对返回舱搜索的无缝链接,极大地提高了搜救效率,使我国实现了“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的新模式。


  (本文章摘自8月14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