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社会责任不能简单等同于捐款数字
根据财政部《关于完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事项的通知》,从2011年1月1日起,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具体收取比例分以下四类执行:第一类为企业税后利润的15%;第二类为企业税后利润的10%;第三类为企业税后利润的5%;第四类免交国有资本收益。新纳入企业均按第三类标准上交红利。
导语: 6月 28日,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总额约为845亿元,来自各类企业的捐赠达到485.75亿元。国有企业捐赠约115.63亿元。该中心副主任刘佑平称,2011年,我国108家央企的利润总和是15023.2亿元,主动捐赠额合计26.97亿元(不包含定点扶贫捐赠10.73亿元),仅占其利润的0.2%。消息一经传出,国企社会捐助一时成为热点话题。国企该不该捐?该捐多少?该捐给谁等一系列问题浮出水面。然而,我们认为,央企履行社会责任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等同于捐款数字。
央企社会责任困境
中央企业是中国企业的排头兵,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骨干力量,自然也该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榜样和楷模。但现实中,恰恰是央企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备受争议。“与民争利”、“慷人之慨”、“止于捐赠”……种种指责与质疑从来没有消散过。
尽管众口汹汹,但是研究机构给央企的打分却不低。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中央企业和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远远领先于民营企业、其他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列入评价的中国100强企业中,国有企业平均得分33.1分,民营企业为29.6分,外资企业为27分。其中央企得到了43.8的高分。该中心主任钟宏武说,企业社会责任不是一个筐,什么不满都可以往里装。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要在对所有者负责、追求利润目标的同时,还要对员工、用户、伙伴、社区、政府等利益相关方负责,对自然环境及子孙后代负责,追求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定义下去考察,央企的表现虽然有很大改善空间,却领先于其他性质的企业。
捐与不捐间 央企万般难
其实,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捐赠既是一种善意,也是一种商业考虑。社会捐赠,往往与其营销战略紧紧结合在一起,是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程序的。央企从理论上属于全民所有,在捐赠上更应该注意程序正当,不能轻易拿老百姓的钱为自己挣名声、谋私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没有必要过分在意央企捐赠少。
关于央企捐赠,多年来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关注的重点不同。看到央企捐赠不规范时,很多人指责央企乱拿老百姓的钱为自己挣面子;看到央企捐赠不及民营企业时,又指责央企没有社会责任,挣得越多捐得越少。没必要在意央企捐赠少。任何一种慈善绑架都会产生巨大的副作用,拿捐赠来指责央企,没有任何道理,这既不是对央企的负责,也不是对慈善的负责。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比捐款更高
今天,首届慈展会在深圳开幕,作为发起方之一的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日前表示,企业捐赠等慈善行为,确实是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表现,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着更宽泛的含义和更高的要求。
此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大家纠结的那些暂时还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的国企是否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他们在决策和运营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对利益相关方、社会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而且要切实建立起有效的机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企业运营行为是负责任的。
据了解,近年来央企履行社会责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大部分中央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二是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央企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按可比价计算)下降20.3%,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6.3%;三是职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中央企业普遍建立了职代会、厂务公开等职工民主管理制度,董事会试点企业普遍建立了职工董事制度;四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央企业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保障市场供应、稳定物价、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诚实守信、注重质量、节能环保、关爱员工、公益慈善等等都是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但对不同企业能否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做好与企业经营活动最为相关的事情更为重要。此次参展的央企在社会责任实践中各有特色。比如华润希望小镇项目,自2008年至今,已约有1747户小镇农户,6911个小镇居民直接受益。 中国移动开展的先心病儿童救助项目,目前已在内蒙古的36个市、旗县为10821名儿童进行了免费先心病筛查,339名贫困先心病儿童已成功完成了手术。宝钢、中国移动、中远集团、招商局、华润、南方航空、国家电网、神华集团、东风汽车等企业建立了企业基金会,由基金会统一进行管理公益事业。
为推动中央企业持续高水平地履行社会责任,目前国资委正在研究《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指引》。邵宁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要看它做什么,做得怎么样,更要看它能否建立一套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的机制,确保企业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决策和日常运营,使企业自觉持续地履行好社会责任。
(本文章摘自7月13日“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