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的优势和劣势
一、天然优势
和垃圾焚烧发电的原理相似,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也是利用高温处理垃圾。但和垃圾焚烧不同的是,水泥窑协同处置方式直接利用水泥生产线窑炉的高温,且温度远高于垃圾焚烧厂。
对于垃圾处理,足够高的温度,便意味着足够大的优势。就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而言,其能够将固废垃圾充分稳定燃烧,固废垃圾中的重金属离子实现无废渣排放,二噁英等有毒有害有机物将被彻底分解或得到有效控制。
业内人员也表示,水泥窑温度高达1450℃,可以消纳各种废弃物,并将包括重金属在内的有害物质分解或固化于水泥晶体结构中。
外加燃料、炉温控制、人工及生产建设边际成本等优势,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几乎已经成为继垃圾焚烧之后的主流方式。
自20世纪70年代,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大范围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截至目前已经成为普及型颇高的成熟技术之一,无论是对固废处理还是水泥行业的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二、政策利好
鉴于我国固废污染的严重性与水泥行业的转型升级,我国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各类固体废物的技术和装备。从国家政策层面的行动举措,可以清晰看出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的受重视程度:
2013年1月,国务院下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鼓励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厂污泥、危险废物、废塑料等废弃物,替代部分原料、燃料,推进水泥行业与相关行业、社会系统的循环链接。
2014年5月,发改委联合环保部等七部委发布《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提出利用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项目开展试点。
2016年2月,环境保护部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开始征求意见,为推进这项技术提供更明确的政策支持。
2016年6月,环境保护部修订发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明确提出“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
2016年12月,《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正式出台,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2017年6月,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就《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外加水泥窑协同处置已被工信部列入2017年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重要信贷项目,无论是各地方省市,还是各大水泥企业,多颇为重视。
资料显示,国内已经形成了以海螺、中材、金隅、华新以及华润为代表的五大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技术“流派”。
三、反对声音
在呼声渐高的同时,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反对声音也不容忽视,且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环保在线总结出以下几大要点:
一,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属于新事物,在国内的起步较晚,在技术设计、运行管理、风险管控等多方面都不甚完善,更不可急功冒进。
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对水泥生产燃料和原料的替代作用有限,且使固废处理规模和可靠安全的处理受到较大的限制和影响。
三,我国水泥行业产生仍旧过剩,水泥企业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对水泥行业去产能和固废处理市场的稳定性有着双重威胁。
四,我国生活垃圾水分高、灰分高、热值低,氯元素较高,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的预处理系统很难有效降低垃圾中的氯含量,甚至提升氯含量,从而加重空气污染。
五,从现阶段的试点实践来看,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存在臭气排放、渗滤液没有达标处理、RDF含水率不达设计要求等问题。
正因为诸多掣肘因素的存在,所以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试点工作两年多来,在整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中所占的比重低于3%。
四、总结
诚然,与传统填埋、焚烧的处理方式相比,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的优势明显,国家也在政策、资金等多方面进行扶持,但由于起步晚,技术、运营、监管等多方面的体系构建不慎健全,故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重重阻碍。破局之路还长,且行且探索。